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地方特色文化、革命文化资源赋能思政课及课程思政创新发展、协同育人,同时推动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走深走实,9月24日下午,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公共卫生与卫生管理系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特邀合肥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专家团来校开展“铁军精神”专题宣讲会。合肥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长王民生、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德桡、副会长金迪,以及“铁军精神”宣讲员任宇和王丽蓉2位老师参会。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方纯洁出席并主持宣讲会。公共卫生与卫生管理系、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以及各教学单位师生代表近500人参加报告会。
报告会前,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董事长储国定会见了合肥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长王民生一行。
宣讲会上,金迪以《新四军在合肥》为主题,从合肥抗战的历史背景进行导入,系统介绍了新四军在合肥的战斗历程,详细阐述了合肥抗战的地位作用和经验,深刻解读了“铁军精神”的铸就以及其时代价值与传承创新。同时他通过精彩的案例、大量的图片和视频素材,再现了当年新四军在合肥顽强抗敌、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让现场师生重回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深刻感受新四军在合肥的浴血坚守与使命担当。
任宇以《桂俊亭:从游击队长到民政厅长》为主题,通过详实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讲述,回顾了桂俊亭同志从贫苦少年成长为革命骨干,再到担任新中国民政干部的奋斗历程。并重点介绍了桂俊亭在缺牙山游击队、舒六合抗日游击支队开展革命工作时期的英勇事迹,展现了其忠诚于党、服务于人民的崇高品质。
王丽蓉则以《抗日作战第一枪》为题,聚焦1938年新四军第四支队在蒋家河口伏击日军的经典战例,深入剖析了战斗的背景、过程与历史意义。她指出,这场战斗不仅打响了新四军抗日的“第一枪”,更极大鼓舞了皖西军民的抗战信心,成为全民族抗战的重要精神象征。
三位老师的授课既有宏观历史的脉络梳理,也有微观故事的生动呈现,现场师生沉浸其中,反响热烈。
方纯洁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将地方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和“铁军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希望老师们能将这份“合肥革命记忆”融入教育教学,让地方红色文化成为教学的生动素材;也希望同学们能从历史与故事中汲取力量,把爱国情、强国志转化为奋斗的行动。
本次宣讲会进一步将合肥地方特色革命文化融入教学实践,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有效提升思政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红色动力,同时让爱国主义教育真正入脑入心、落地落实。